楷书中心论和审美一元论,浅谈当下书法认知误区

楷书中心论和审美一元论,浅谈当下书法认知误区

类别:上海助孕成功率 日期:2023-11-05 16:16

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之一,是以汉字为载体,融合了中华文化传统审美,又累经变迁和创新所沉淀的艺术。但在普通人理解书法上,迄今为止,误解是不小的。在此,艺泓尝试从三个面来和大家进行探讨

误区一、“楷书中心论”,必须要先会楷书,才能写行草书

书法有篆隶楷行草,五体各有特点,对书法史略有了解的人,就会知道,其实楷书的出现已经是非常靠后的时期了。它甚至晚于章草,更别说篆隶,及魏碑这样的过渡期了。

而篆书、隶书、过渡期的魏碑、行书、草书,都有其独立的结构、笔法特点。前面三者可以完全摒弃楷书而存在,也无需经过楷书的训练,就能抵达很高的水准。至于行草书(草书也非章草和今草),章草也可以直接略过楷书,行书和今草,固然受楷书影响极大,是作为变体的存在。但如果初学者绕开楷书,直接进行行草书,且依照经典碑帖和其笔法来心摹手追,亦可以达到极高境界。

当然,并不是说楷书不重要,有良好的楷书功底,的确有助于对各体的理解和学习,也能增加对线条和笔法的掌控力。但其实,你练好了篆隶行草再去学楷书,效果也是一样的。因为书法一脉相承,诸体之间内核相通,却不是互为因果。

因此,楷书中心论,或者楷书至上论。一切以你的楷书功底为标准,i不管你诸体如何,动不动让你写几个楷书看看的,绝对是个外行,遇到这种情况,可以一笑置之。

误区二、审美一元论,书法一定要漂亮和好认

前面说到书法诸体各异,这个体,既可以说是“篆隶楷行草”,也可以说大王小王,张癫醉素,欧颜柳赵、苏黄米蔡、唐寅枝山,傅山金农。这里不单是形态层面,更重要的审美取向。

书法的审美取向,有技法传承性,有材料特殊性,场景差异性,也有书家根器个性,当然,更具有时代相关性。不同的因素组合,会产生千万气象,或壮美,或奇谲,或典雅,或雄浑,或洗练,或淡雅,或雍容华美,或苍凉古拙,或雄强激荡,或天真烂漫。可谓千万其形,各异其姿。大体也可参照《二十四诗品》谈到的二十四种美学境界来划分,而实际情况,又可能更加复杂些,这就需要读者的书法知识储备,良好的文化视野和长期的审美熏陶力。

若普通人或某位具一定书法功底者,将书法之美,简单理解归纳为漂亮、好认、工整,或仅以二王之美为美,欧赵之美为美,启功弘一之美为美,取其一法,固然不错,但毕竟失于狭隘。若是,又以此美而排斥它美,则堪称可笑了。

当然,无论今人古人,但凡学书者,因缘不一,路径不同,探索有深浅,成就有大小,境界有高低。或精深一家,或借鉴诸家,或以此家为根基,融汇彼家,或以彼家为主旨,兼通此家。更有甚者,先诸家皆备,复独出新奇,造就自家风貌,如板桥、山谷等。又有甚者,慷慨悲愤,情肆意纵之下,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独一气象,如《祭侄文稿》、《黄州寒食帖》等。

所以,书法之美,变化无尽。无论观书习书,见识要广,奇险怪绝,锐拙雅稚,疏野狂狷,须得雅量以容之,好学以知之,审慎以辨之。切勿轻言断之,偏激斥之,舆论暴之,聚众殴之。

误区三、民间高手会整体强于书协会员

常听人说,高手在民间,小丑在殿堂。这话在一定语境下,固然没错,或对应道德品行,也有可取之处,然不可与一言以蔽之。就书法这一门艺术的专业性,系统传承性,理论透彻性,文化性,艺术性而言,民间遗珠自然会有,其中出类拔萃者亦非鲜见。

但仅当下真实情况而言,书协体系运作几十年,官方扶持,学界联合,设置各级分会,制定各种标准颇高的进入条件,办大赛,收人才,分利益,得实惠。虽有南郭先生鱼目混珠,也有权钱交易,暗箱操作,渣滓败类,但这仍不影响其成为中国最大量最精英的书法高手最向往,且最集中汇聚处。此既定事实,承认与否,都无须争辩。

若有学书不屑书协者,无非三种情况:一、个性清高,才华绝俗,不愿混圈;二、仅作兴趣,怡情益性,不计较功名利禄;三、水准不够,入不了圈,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;四、对书法一知半解,或者全然跟着凑热闹,敲键盘,吃闲瓜。不过,以我多年观察,第一种凤毛麟角,第二种素养极好,可得书法滋养,第三、四种是目前互联网上最容易激愤争骂攻讦的主流,不说书法,单就境界而言,已落下乘。

行文将止,艺泓以上言论,自认诚实之语,纵引众人不适,亦是无妨。学书如求知,不同次第,所见风光不同,心中感悟不同。然无论何种次第,胸中气象,内在格局,心量视野,切不可失。


参考资料